評測文章 Evaluation
手機
iPhone 13 Pro Max開箱評測
瀏覽人數: 6383

Update: 2022-07-03 15:48:52
標籤: iPhone 13 Pro Max評測

有史以來最大的相機更新

蘋果表示iPhone 13 Pro Max鏡頭規格的升級是iPhone有史以來最大的(註:iPhone 13 Pro鏡頭規格與iPhone 13 Pro Max相同——背後三顆鏡頭的規格都是新的,在許多方面有所提升或調整)。

更新的規格包括主鏡頭(廣角)有更大尺寸的元件,像素增大至1.9µm(iPhone 12 Pro是1.4µm,iPhone 12 Pro Max是1.7µm),成為手機有史以來單一像素最大尺寸,比Xperia 1 III和Xperia 1 IV主鏡頭的1.8µm還大,其1200萬感測元件本身具備防手震(註:iPhone 12 Pro Max也是這顆元件),光圈f/1.5,焦距26 mm。蘋果沒有透露主鏡頭元件的確切尺寸,只表示比Xperia Type的1/1.7"再大一些,我們猜測會比小米的1/1.12"小一些。

註:在此沒將小米11 Ultra的2.8µm像素尺寸列入比較,因為它使用了四像素和九像素合併技術達成一個大像素。

蘋果在iPhone 12 Pro Max引進「sensor-shift」防震技術,利用感光元件的移動,加強防手震效果,這次iPhone 13全系列的主鏡頭也都採用這項技術。鏡頭只用來處理對焦功能——它有超大的f/1.5光圈和26mm等效焦距。

iPhone 13 Pro Max這次的光圈反而縮小,從上一代f/2.2縮小至這次的f/2.8,但焦距這次拉長至77 mm,光圈也加大至3x(12 Pro是2x,12 Pro Max是2.5x)。蘋果對於iPhone 13 Pro Max這顆1200萬畫素元件尺寸規格隻字未提。但是由焦距和光圈所設定的規格來看,它應該也是1/3.4"。



iPhone 13 Pro Max的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的光圈現在升級到f/1.8(iPhone 12 Pro Max為f/2.4),最特別的地方是這次支援自動對焦,讓它可以進行近處與遠處的對焦,讓使用者可以利用這顆鏡頭做近距離拍攝。

LiDAR掃描儀可以協助主鏡頭以及人像模式拍攝時獲得更詳細的深度圖像資料,並讓手機在低光源環境的拍攝有更快的對焦速度。

前鏡頭就沒有升級,仍然維持1200萬畫素,23mm焦距,f/2.2光圈,1/3.6"元件尺寸,沒有自動對焦。用於FaceID的3D結構光感測器可以支援前鏡頭的人像模式拍攝。


相機程式與功能

相機程式介面大致上與iOS 13以後版本的樣子接近,當使用主鏡頭與長焦鏡頭時,會以半透明方式顯示觀景窗外的取景,讓你知道超廣角鏡頭取景的範圍參考,但如果你想要讓照片有更大範圍的取景,還是得切換到超角鏡頭拍攝喔,不像之前是可以事後透過相片編輯來做「觀景窗外區域」調整,如果你覺得這會讓你分心,可以把這個功能關閉。



蘋果的影像處理功能包括智慧HDR、夜間模式(所有鏡頭皆支援)、Deep Fusion這裡也都在。

當你在低光源環境拍攝時,觀景窗會自動出現夜間模式的小圖示,它會模擬長時間曝光的拍攝,夜間模式小圖示旁顯示的數字代表秒數,你如果點一下它還可以變更這個模擬長時間曝光秒數或將它關閉。通常它會介於一秒至二秒,但有時根據現場光線條件,手機可允許你調長至三十秒。iPhone 13 Pro Max四個鏡頭皆支援此模式。

深度融合(Deep Fusion)適用於光線條件不理想下的拍攝,例如室內。與智慧HDR和夜間模式不同,深度融合會在你按下快門前先自動拍攝四張照片,然後當你按下快門後,手機會再自動四張照片和一張長曝光的照片。接著神經引擎將會從中選取較好看的照片然後建立成一張高品質的HDR相片,這張照片會有更豐富細節、更好的銳利度、以及看起來更自然。神經引擎的機器學習能力能分析拍攝影像並根據影像的不同——例如天空有天空處理方式,草坪區域有草坪區域的影像演算法,或者是人物的膚色等。此外,影像結構和色調還會基於A15 CPU上的神經單元獲得的影像資訊做適當比率調整。

Deep Fusion其實就是iPhone版的HDR+,它的攝影模式的原理,是藉由主相機的鏡頭拍攝9張照片,之後再透過A15 Bionic 處理器進行類神經運算與機器學習整合。而這9張照片並非按下快門後才拍攝,如同前述,按下快門前系統會預先拍攝4張短曝照片,按下快門時一口氣再拍4張以及一張長曝光的照片,然後它會挑選最好的照片並將它們「融合 – Fuse」為一張照片。
DF介紹 https://www.eprice.com.tw/mobile/talk/4544/5431509/1/



與iPhone 11 Pro一樣,拍照時,鏡頭彼此之間會持續地「交談」,所以當你切換至不同鏡頭時,它們已經知道該用適當的對焦、曝光、色調映射(tone mapping )設定。不論是拍照或錄影,鏡頭彼此間的「交談」會持續進行以調整最正確的參數。

相機程式介面大致上沒有改變。向左滑與向右滑可以在不同模式間切換,向上滑可以叫如閃光燈、夜間模式、原況照片(live photo)、相片比例、曝光補償、濾鏡。在錄影模式則可以從觀景窗這裡直接變更解析度、影格率。

此外還可以使用iPhone 13才加入的攝影風格(Photographic Styles,但請別因為它有提供濾鏡而認為它只有濾鏡功能而已),它可以對框架中的不同元素套用不同的校正和編輯,包括標準、豐富對比、鮮明、暖色及冷色五種濾鏡風格,每種風格都可以讓你調整想要的色調與色溫等細部參數,然後將你喜歡的模式設定為預設值。

背部的主鏡頭和長焦鏡頭,以及前鏡頭都支援人像模式。

▼ 相機程式介面


▼ 相機程式介面>調整色溫


▼ 相機程式介面>主鏡頭


▼ 相機程式介面>人像模式>自然光。其它選項還有攝影棚燈光(臉部會顯得淨透明亮,照片整體會看起來很清晰)、輪廓光(運用反差光線在臉部打造戲劇性的陰影)、舞台燈光(在深暗色的背景下聚光臉部)、舞台燈光黑白(此效果與「舞台燈光」相似,但照片為經典的黑白色調)、高色調燈光黑白(在白色背景上製作灰階主體)


▼ 相機程式介面>夜間模式


▼ 相機程式設定。有儲存格式、錄影解析度與影格數、慢動作錄影解析度與影格數、是否啟用立體聲錄影、保留設定、使用音量鍵進行連拍、掃描QR條碼、原況文字(可識別照片和線上影像中的實用資訊;包括點一下照片或線上影像中標記的文字,即可撥打電話、傳送電子郵件或尋找路線指引)、格線、前置相機鏡像翻轉、觀景窗外擷取照片


iPhone 13全系列的硬體和軟體功能讓它有另一個有趣的相機功能——Cinematic mode(電影拍攝模式),主要應用在錄影時的人像模式,會選擇性的模糊場景/框架中的某些部份,並根據主體人物與場景/框架的互動自動做焦點轉移(rack focus)。錄影時手機還會記錄深度圖資料,所以你在後製編輯時可調整想要景深(可以手動更改焦點)。你可以使用iMovie和Clips來做編輯。在底下iPhone 13 Pro Max的錄影章節會有示範影片讓大家觀賞。



此外,如果你是iPhone 13 Pro和13 Pro Max的使用者,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時還能做近距離對焦。然而也因此帶來一個小困擾,當你只是要使用主鏡頭來拍攝稍微近一點的主體而不是要使用微距攝影來拍攝更近距離時,就會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主鏡頭距離主體的對焦距離短於一定的焦距閾值時,系統會悄悄地從主鏡頭切換到超廣角鏡頭,然而觀景窗看到的構圖視wgnini看起來郤仍像是由主鏡頭獲得的,也就是說此時影像經由超廣角鏡頭獲取,然後經過放大呈現而來。因為主鏡頭的畫質一定比超廣角的還要好,因此系統在此如此「貼心」的幫我們切換到超廣角鏡頭做微距拍攝就不是我們想要的。類似情況也發生在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時,如果距離短於一定的焦距閾值時,手機亦會「貼心」幫你切換至主鏡頭。

這樣的情況只發生在iPhone 13 Pro系列,去年iPhone 12 Pro Max就沒有這些問題。針對這點,蘋果表示會在2021年秋天透過軟體更新加入可讓用戶關閉這樣的行為的設定選項。

作者:
1 2 3 4 5 6 7 8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比較清單
新聞列表 News List
評測列表 Appraisal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