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文章 Evaluation
手機
Galaxy S22+ 評測開箱
瀏覽人數: 27779

Update: 2022-04-15 15:33:59
標籤: Galaxy S22 plus

6.6吋Dynamic AMOLED 2X螢幕

極棒的6.6吋Dynamic AMOLED 2X螢幕。即使三星的OLED面板無人出其右,這間韓國手機巨頭仍然不會因他們處於領先地位而自滿。相反的,三星顯示有限公司(英文:Samsung Display Co., Ltd.)仍持續不斷的創新,讓今年S22系列可以用上最新及更棒的螢幕面板,光這一點實際就讓S22系列與其它手機有很大的差異。可惜的是,三星並沒有充分的與消費者們溝通這塊新的面板在性能方面細微的差異處,反而被迫澄清某些問題。

先從亮度來看,三款S22的螢幕亮度有全面的改進,S22+與S22 Ultra的最大亮度預期又比S22高。具體來說,三星聲稱S22+與S22 Ultra應該可以達到1750尼特的峰值亮度(這應該只使用螢幕某個區域進行測試,而非將整個螢幕變成白色顯示來測試)。

關於亮度如何控制的選項,S22+與S22家族還有另一個有趣功能稱之為「額外亮度(Extra brightness)」顯示選項,與在戶外時螢幕亮度自動提高至絕對最大亮度的方式不同,你必須關閉「自動亮度」才能使用這個「額外亮度」。開啟「額外亮度」後,「手動亮度」的滑塊會再多出額外調整空間。三星自己的測試指出S22+與S22 Ultra在「額外亮度」模式可以達到1200尼特,但他們並沒有說明是使用螢幕哪一塊區域做上述場域的測試。

▼ 「額外亮度」選項


經過我們(Gsmarena網站)的實測,在生動模式下可獲得468尼特。接著開啟「額外亮度」模式後,可以達到782尼特的最大亮度。這樣的表現已經很厲害。接著我們將「額外亮度」關閉然後打開自動亮度模式,讓環境光線感測器偵測到最亮的環境光線,結果測出1213尼特的螢幕絕對最大亮度,這樣的亮度已是數一數二了。


提醒大家,與三星使用自家測試方式不同,上面這張表格是Gsmarena在手機螢幕亮度的測試結果,他們有一套標準化流程來測試各款手機,因此具備可比較性。上面這張表格除了以淡黃色標出S22+,你還可以看到其它手機的螢幕亮度數值,它們都使用同一套方法進行測試,所以數值公正客觀。然而,當使用較小螢幕區域來測量亮度輸出時,三星聲稱的1750尼特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平平都是OLED技術,很難說到底是使用什麼工程才能讓螢幕亮度再一步提升。關於這項技術在官方的資訊也有限。經過幫大家搜集,三星原來是用上新一代LED發射極,某些資料來源指出它為「M12 OLED面板」(Galaxy S21 Ultra用的是M11 OLED面板,據傳iPhone 13 Pro及iPhone 13 Pro Max也是使用M11 OLED)。這款新一代OLED像素面板能提供更高亮度與更好的效率,如果以下這張幻燈片說明是可信的,那麼使用新材料的面板的發光效率比前一代多16%。


讓螢幕可發出更亮的光只是讓螢幕在明亮的陽光下觀看時不容易反光。三星還將目標放在讓這款新面板能輸出對比度與色彩最佳的照片。為此,隨著S22系列的上市,這款採用名為「Vision Booster」顯示技術也初次登場。

「Vision Booster」使用來自手機光線感測器收集到的資料來確定周圍環境光線的屬性,然後為每個像素色調進行映射來獲得最佳影像。根據定義,圖像絕對會因此有極度扭曲的顏色和對比度,但這項技術的目標就是能做到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抵消環境光線帶來的影響。三星官網則有這段說明:「Vision Booster」演算法會分析顯示在螢幕上的所有內容,檢查每個像素的值。然後它會進行色調映射以調整顯示螢幕,使較暗的區域更亮、色彩更豐富,將色彩對比度提升到最高,即使在陽光直射下也能得到更清晰的畫面。

三星說:「很難用任何可量化的術語來判斷Vision Booster帶來的差別,但我們的確注意到在戶外光線環境下,與S21相比,S22+螢幕呈現的影像更好一些。」我們不能說實際了解關於「Vision Booster」後,它帶來的效應有多大,無論如何,它改善的效果並沒有大到足以改變遊戲規則,只能說有它很不錯,但它不是一項全創新的新技術/功能。

關於顏色,三星的旗艦機表現向來出色,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對於Galaxy S22+表現並不會失望。它同樣提供「生動」與「自然」模式。「生動」模式以DCI-P3色彩空間為基準,非常接近此色彩空間的準確度-色調、飽和度、亮度都非常棒,這個模式可讓影像看起來更生動。「生動」模式是系統預設的顯示模式,它的色容量(color voulme)是有的,但色溫有一點偏冷色,若手動將色溫滑塊往暖色調方向調一階會產生一些色差,但尚在DCI-P3色準的誤差範圍內。

我們在顏色表現這塊可能有點太挑剔,其實若不調整色彩準確度,預設的「生動」模式的表現也非常棒。三星自家網站有這段文字敍述:應用在S22、S22+上具備「Vision Booster」的動態AMOLED 2x的螢幕獲得德國VDE認證,在DCI P3色域達到100%的手機色容量,此意味你的影像不褪色,而且無論在什麼程度的螢幕亮度,都會獲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鮮豔色彩。」關於三星這項宣告,我們認為是可信的,因為S22+的色容量(color volume)確實存在。註:色容量=色域+動態或亮度範圍


然後是「自然」模式,它讓影像可以較接近實際顏色,主要以sRGB為測試基準,測得最大deltaE值僅為2.0,S22+在此對於sRGB的色彩準確度的準到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S22+還擁有領先業界的HDR,表現可以說僅次於S22 Ultra。HDR方面,S22+透過軟體支援HDR10、HDR10+ 與HLG(關於HDR10、Dolby Vision差異分析可參考本篇分析),但沒有支援Dolby Vision。當然,它也具備Google最高的「Widevine L1 DRM」認證,讓S22+可以播放串流服務平台所提供的高解析度影片,例如Netflix。

▼ 支援HDR • 支援「Widevine DRM」• Netflix播放相容性說明
  

Netflix所提供的1080p解析度影片就可以讓S22+的原生1080p+解析度螢幕在HDR功能下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得到華麗的色彩飽和度,並且受惠於Dynamic AMOLED 2X螢幕擁有更高亮度,讓影像看起來真的非常生動。

三星表示:即使以手機這樣相對來說螢幕尺寸較小,Galaxy S22+提供的HDR觀看體驗,即使不是手機,也沒有多少其它類別的裝置能做得到。


高螢幕更新率

Galaxy S22+的Dynamic AMOLED 2x的螢幕更新率可達120Hz,有內建自動螢幕更新率模式。然而,在向市場溝通此螢幕更新率是如何運作以及它在S22與S22+上面是怎樣處理時,三星犯了個錯誤,於是有以下的聲明更正,用來說明它在S22與S22+上面的運作其實是與S22 Ultra不同的。

起因:三星Galaxy S22在發表時同步釋出了規格表,上面原先標示S22與S22+的螢幕
更新率可達10~120Hz,但過了幾天,有人發現S22和S22+的規格圖表默默被改為48~120Hz,此舉讓不少消費者質疑先前標示是否不實。

後來三星的官方聲明:「我們想澄清與Galaxy S22和S22+於螢幕更新率說明的混淆。雖然兩款裝置的螢幕元件在更新率上支援介於48Hz與120Hz,三星專有技術提供的可調式螢幕更新率,可以讓AP至螢幕的資料傳速率低到最小可來到10Hz以節省電力。然而螢幕更新率原本對外是聲稱10到120Hz(每秒10到120幀)之間,後來我們選擇改變傳達/溝通的方式,以符合市場廣泛認可的標準。消費者可以放心的是,在硬體規格上沒有什麼更動,S22與S22+都能支援120Hz超流暢的滑動使用體驗。」

三星官方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S22和S22+的面板其實最低只支援到48Hz,但是在處理器端確實可以輸出最低到10Hz的更新率影像,所以才會有一開始10~120Hz更新率的宣傳,但後來三星決定以常用的標準來標示更新率,才改為支援到48Hz~120Hz。然而,處理器最低可輸出的10Hz,的確有助於降低負載與省電。

據Gsmarena網站幫大家收集到的資料來看,其實S22+為其OLED面板用上的是較簡單的LTPS技術(它的最低螢幕更新率只能到48Hz),S22 Ultra才是真的用上LTPO 2.0基板(螢幕更新率可在1Hz-120Hz之間),LTPO面板在自動螢幕更新率的調整方面有更大的彈性。



為了讓大家了解Gsmarena的發現,我們需要區分螢幕更新率和UI渲染(幀數)。查看S22+的Android 12所支援的API規範,可以看到S22+面板的螢幕更新率支援這些:10Hz、 24Hz、30Hz、48Hz、60hz、96Hz與120Hz。 而UI實際渲染的幀數就不一定會與這幾個Hz模式相符。為了監控這一點,三星在開發者選單中加入「GPU Watch」工具,以疊層來顯示Android SurfaceFlinger輸出到圖形緩衝區的資訊,換句話說,「GPU Watch」可讓我們監測fps,而非螢幕更新率。

▼ 支援的螢幕更新率


▼ 「GPU Watch」工具,左上方數字是fps
  

測試時知道這些細微地方後,我們發現S22+在螢幕更新率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其基本邏輯是每當你以任何方式與螢幕做互動時,螢幕更新率會立即衝上120Hz以達到最佳反應。而當你放下手機時,它幾乎馬上將螢幕更新率降低到適當的水平,以與螢幕內容所顯示的幀數相符。

▼ UI閒置時螢幕更新率降至與24fps幀數相等,都來到24Hz
 

當螢幕閒置而顯示靜態圖像時,S22+最低螢幕更新率實際可低到24Hz。儘管手機在軟體中顯示可以切換到10Hz,但在我們測試過程中,不論使用什麼方法都無法獲得這個數值。然而,儘管三星官方沒有提到,但我們確實可以測試得到讓Android SurfaceFlinger的fps讀數低到僅僅1fps,這與三星對於S22+顯示更新率的行為以及它如何實現省電目標的修訂聲明相當吻合。實際上,S22+可以做到螢幕更新率降至24Hz以及幀數降至1fps來節省電量。

▼ 在大多數App閒置時,螢幕更新率會停留在與幀數相符,在24Hz或60Hz
     

能夠讓螢幕更新率與fps做這樣完美的搭配,靠得是背後有一套稱職的演算法的幫忙。一旦手機閒置並且螢幕顯示的是靜態影像時,大部分應用程式的螢幕更新率將降至24Hz,只有當這些App有顯示不同內容時才會升至60Hz以搭配影像的動態。120Hz會在你與螢幕互動時觸發,以獲得最流暢的動畫/轉場效果與最佳反應。

雖然這一切大致上沒什麼問題,我們發現有一點蠻可惜的是無法為某些App(例如瀏覽器)鎖定在120Hz。我們試過的所有App都在你沒有觸控螢幕時,螢幕更新率掉到60Hz(見以下我們使用BlurBusters的UFO測試結果)。

▼ 瀏覽器閒置時,螢幕更新率掉到60Hz
  

話又說回來,在你沒有用手指滑動螢幕來捲動視窗,郤讓閒置在那邊的瀏覽器使用高於60fps輸出畫面並不實用且耗電,或許三星有思考過使用者不會有這樣的使用場景,所以才不提供讓自訂某些App的螢幕更新率。

播放影片時的螢幕更新率處理得很漂亮,往往跟著正在播放影片的fps走-播放24fps的影片時,S22+能聰明得讓螢幕更新率在24Hz,播放30fps影片時螢幕更新率是30Hz,60fps的影片則是60Hz-幾乎沒有不互相對應的情形,這真的很厲害。

▼ 播放手機內的影片時,螢幕更新率是跟著影片幀數走
  

更棒的是,我們還測試得到驗證,不論播放手機裡的影片或線上串流服務如YouTube或Netflix的影片,螢幕更新率也都會對應到影片的幀數。

▼ 線上串流播放影片時,螢幕更新率也是跟著影片幀數走
   
 

播放HDR影片時,螢幕更新率與幀數的關係就脫勾了。一旦播放HDR影片而且螢幕進入HDR模式時,不論HDR內容的fps是多少,S22+的螢幕更新率總是鎖定在120Hz,這會讓播放HDR影片變得比較耗電,然而這似乎是硬體而非軟體的限制,因為S22 Ultra播放HDR影片時螢幕更新率仍然是可以切換的,這可能是S22 Ultra螢幕面板使用LTPO 2.0技術的關係。然而這點是S22 Ultra使用LTPO 2.0技術的優勢,不能歸咎是S22+的不足。

▼ 播放HDR影片時螢幕更新率鎖定在120Hz


最後我們拿一些支援60Hz以上的遊戲做測試,如同預期,S22+螢幕更新率會切換至最高的120Hz以儘可能觸發拉高幀數(ftps)。

▼ 運行支援120Hz的遊戲時,幀數也會儘量的拉高至120fps
  

多虧三星新的「GPU Watch」疊層監測,讓我們可以得知遊戲內實際的ftps或接近的數值,以證明遊戲確實以60fps以上的幀數運行。之前沒有「GPU Watch」的輔助時我們只能依靠肉眼推測。

根據實際的內容呈現與使用者的需求,Galaxy S22+可以幾近完美處理高更新率與自適應更新率。螢幕更新率現在可以降到更低。S22系列上市之初,三星的行銷溝通引起一些的困惑,但後來他們有提出更正聲明,而且經過我們實際的觀測,S22+在螢幕更新率與幀數表現是讓人肯定的。


Galaxy S22+ 電池續航力

今年三星在Galaxy S22+與S22規格安排上較具爭議的一點還有是這兩款內建的電池容量都比去年S21與S21+少了300mAh。也就是S22+的電池為4500mAh,而不是S21+的4800mAh。三星希望這少掉的300mAh電力可以藉由更好效能的4奈米晶片,軟體優化,以及特別是自適應螢幕更新率技術彌補過來。

可惜的是經由實測,S22+在電池續航力的表現並沒有太出色,綜合耐久時候獲得97小時。實務上這樣的成績在一般日常生活使用大約可以撐一天半,如果是重度用戶的話使用時間將會更短。



電池續航綜合耐久測試是在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我們用相同的方式測量每款手機,因此測量結果可以提供不同手機之間的比較。使用測量工具是SmartViser的viSerDevice app

如果你使用手機的習慣是較常上網,很少打電話或是看影片,那麼可以進入此頁依照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做調整,來測出比較接近你使用習慣的手機續航表現參考,例如把上網調至2小時,通話與影片播放調至0分鐘,就可看到不同手機的電力續航會根據這些調整而變化,這個連結連過去還能看到其它手機的續航力表現。

Galaxy S22+電池續航力表現各別項目部份如下:
網頁連續瀏覽:14小時59分
影片連續播放:17小時27分
3G連續通話:29小時37分
上面這三個項目的表現都算極好。我們發現拖累整體耐久時數的原因出在3G訊號的待機-Exynos 2200版本晶片的數據晶片會掉電較快。由於Exyno 2200是一款新的晶片組,待機時間或許可能在未來透過軟體升級得到改善。

不管怎樣,S22+的續航表現仍比同樣是4500mAh電量的Galaxy S21 FE好,後者的綜合耐久續航力為92小時,但比擁有4800mAh的S21+少很多-S21+有114小時綜合耐久續航力。

講到透過軟體升級也許在未來可以提升改善續航力,我們發現有一個與S22+及S22 Ultra動態螢幕更新率有關的奇怪地方,希望之後也能透過軟體升級修正。在我們上面進行的影片連續播放測試項目中,使用的是螢幕自動更新率模式,都能且本來就應該要以24Hz來顯示,但不知什麼原因,同一段影片雖然以24Hz播放,但其消耗的電力居然比以60Hz播放的還要多,這可能是我們上述「SmartViser」測試套件的應用程式相容性問題或某些系統層級的問題。無論是哪個原因,看來都還有改進的空間。

▼ S22+ 5G電池續航力與S21+、S21 FE、Google Pixel 6相比,由於無法將圖表崁入至此,如果你想加入更多比較的手機,請至gsmarena網站「Samsung Galaxy S22+ review」評測的這一頁中間篇幅,下方有「+Add to comparison」點擊就能從下拉選單中挑選更多機型比較



充電速度

近幾年來三星一直努力讓新發表的手機有更高效率的充電技術,而且確實取得很不錯的進展,甚至讓這項技術與名稱標準化,此技術就是支援PPS(可編程電源-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的「Power Delivery 3.0」。

雖然加入業界標準是一件好事,但其實三星在採用過程仍遭遇一些掙扎,特別在額定功率的選擇上。更恰當來說,這是一個行銷面的問題,由於業界競相追逐更大充電功率,使得現今旗艦手機的充電規格/水準很少用到25W(大都高於此功率)。這就是為什麼三星當時決定將Galaxy Note10+與其它裝置如S20 Ultra的充電級別列為45W而非25W,但後來經過市場反彈,他們回過頭讓S21支援到25W,於此同時還決定某些機型不再附充電器,此舉後來讓市場了解到,在號稱支援45W充電的裝置上,其實拿25W或45W替它充電時,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差異。

然而在今年的Galaxy S22又處於一個奇怪情況。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三星再次改變其以市場行銷為驅動所做的決定,讓S22+及S22 Ultra重新引入45W快充,但S22仍郤停留25W而已。

「整理本篇S22+評測時,我們(gsmarena)使用三星原廠25W及45W充電器對S22+以及S22 Ultra進行充電測試後,我們可以確定25W及45W的充電測試結果真的沒有什麼變動,事實上這兩顆充電器對S22+充電的速率是一樣快的,大約都落在一小時左右。」

這樣的充電速率仍然比近期三星其它款手機如S21 FE、Z Fold3、Z Flip3、以及去年的S21系列還要快一些,但差異只有一些些,無論如何都不是領先業界的充電速度。

有一點還需注意的是,隨Galaxy S22系列推出時,三星同時推出型號為EP-T4510的新款45W充電器,訂價1590元。我們也拿65W PD PPS充電器來測試為S22+充電,結果充飽電同樣是差不多一小時左右,沒有說比較快。

▼ 充電30分鐘(電量從0%開始),45W可充至64%電,25W可充至62%電量


▼ 完全充飽電所需時間(電量從0%開始),45W充飽需1小時01分,25W則是1小時02分


但是我們認為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一個小時就能將手機充飽這樣的充電速度已經夠快了,雖然原廠會建議使用特定大功率充電器以取得最佳充電速率,但毫無疑問的,一味誇張的追求大功率快充並不利於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因此我們認為三星不參與快速充電規格競賽其實才是對地球與用戶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話雖如此,我們也認為實際充電沒有比25W快多少,郤在手機規格的宣傳上聲稱支援45W並不是一個好做法,反而希望官方規格定訂25W功率就好。 不過,這絕對不是三星公關想要的,所以變成我們(消費者)就必須明瞭這種情況-當你特地去買了45W充電器,但實際充起來速度其實比25W快不了多少。

▼ 充電的選項上,S22+除了有限制電池充飽至85%電量這個選項,還有讓你選擇是否要開啟「快速充電」、「超快速充電」、「無線快速充電」。「Adaptive battery」則是降低不常使用的App的耗電。「Processing Speed」選項底下有「Optimized-優化」、「High-高」及「Maximum-最大」,可讓你選擇程式處理資料的速度;Optimized最適合大部分的情況,在App資料處理與系統冷郤效率間取得平衡,High是使用較快的資料處理速度,但會消耗較多電力並讓手機溫度上升,Maximum適合給短時間需大量處理資料的App使用,消耗的電力最大,溫度上升最明顯。


關於充電方面的介紹,最後我們用幾句話來總結-S22+不再內附充電器,你仍然有可能會額外購買一顆(尤其是之前沒有買過三星手機的新用戶)。正如我們說過的,三星所採用支援「可編程電源」的Power Delivery 3.0充電規格,雖然是既有的業界標準,它仍然有它的細微差異,特別是在「可編程電源」標準實施的複雜性和程度範圍方面。

歸結關於這點的潛在問題是,即使技術上是顆有足夠功率的PD+PPS充電器,你仍然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明確的知道第三方充電器是否可以與S22+相容並以全速來替它充電。這個問題不是今天才有,早在2019年Galaxy Note10+上市時,gsmarena網站就有針對此做這篇「Don't just buy any 45W+ PD charger for your Samsung Galaxy Note10+」深度的探討。

我們會建議大家使用三星官方的充電器即可,好擁有最佳的體驗。整理本篇評測時,三星官方網站已有賣25W45W、以及65W三孔快充旅充頭充電器。若只是要幫S22 +充電,25W就足夠而且是最適合,但如果你有需要替筆電、手機或其它裝置充電,而價格OK,那可以考慮65W。

▼ 25W充電器



▼ 45W充電器


▼ 65W充電器


如果你堅持使用副廠充電器,也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得知它能不能以最大速度幫S22+充電。首先讓S22+電力剩1%,然後接上副廠充電器,接著估算充飽電是不是大約一小時。此外,根據S22+與充電器協調的充電速度類型,充電時螢幕顯示的充電類型會有所不同。關於這點雖然沒有官方資訊,但根據我們測試,拿12W或更低功率的充電器替S22+充電時螢幕只會顯示正在充電,拿15W或18W充電時,S22+螢幕會顯示快速充電。這些充電數值可能更高,但都還沒大到讓S22+螢幕顯示「超級快速充電」的功率。

三星官方25W以及某款副廠支援PD PPS充電器就能讓S22+顯示「超級快速充電」狀態,而且充飽電大約就落在一小時左右。

拿三星自家45W充電器與支援此規格的線材替S22+充電是唯一能讓充電時顯示「超級快速充電2.0」的方法,但充飽電基本上仍然要花一小時。在此我們只能藉由分享我們有限的經驗,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與實用的線索。當然,也或許有我們尚未發現的地方,若有,也歡迎大家回饋。


喇叭測試-音量與音質

Galaxy S22+採用混合式立體聲喇叭,其放大尺寸的聽筒同時用做第二組喇叭通道。測試結果S22+的音量在響度測試獲得「非常好」整體表現等級,符合我們對於一款擁有這樣尺寸手機該有的表現。S21+測得-25.8,雖然比S22+的-26.0稍微好一些,但這對實際體驗差異並不明顯。

考量底部喇叭與聽筒端喇叭在尺寸上的差異,而且聽筒端內的喇叭其內部幾乎沒有迴聲室,再者其輸出孔的大小又沒底端喇叭大,於此架構限制下,三星仍然盡可能讓兩顆喇叭的音量輸出上做到平衡。

然而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底部這端的喇叭產出大部份的聲響,並擁有較寬廣的聲場及較佳的頻率響應,整體來說這樣的設置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了。

音質方面,S22+沒辜負身為一款旗艦系列應有的表現,與一些較舊款的三星旗艦手機相比,甚至有較平直(tighter)一些的中頻響應曲線。它的聲場總體上很好且寬。與S21+相比,低音表現在S22+上表現更好些。即便如此,iPhone 13與iPhone 13 Pro在這部分仍然還是嬴S22+的。

在音質額外功能部份,S22+的杜比全景聲具通用多媒體配置,當中一個配置是專門給遊戲進行時使用。要注意的是,開啟杜比全景聲或是套用遊戲多媒體配制時,都會降低最大音量的表現。這裡有等化器、UHQ升頻器(可增加音樂及影片的聲音解析度)以及Adapt Sound(可依喜歡或聆聽需求調整出最適合你的聲音)。「隔離應用程式音效」可讓你為個別App訂定想要播放的裝置,例如指定音樂程式播放時由藍牙喇叭來輸出聲音,播放YouTube時由藍牙耳機來輸出聲音,同一時間還能讓手機本身的喇叭播放其它App的聲音。

底下這張圖是Galaxy S22+的喇叭在LUFS及響應頻率的測試,請點擊此連結可連過去Gsmarena網站,連過去後捲到頁面最下方,然後可以再點擊「Song 1、Song 2、Song 3至Song 7」實際聆聽經由它喇叭/揚聲器播放的示範音樂,建議使用耳機聆聽。此外,你還可以選擇不同款的手機來試聽它們的音質表現,方法是點擊「+Add to comparison」加入更多手機(方式:由下拉式選單挑選手機,挑選的手機載入清單後,就可以看到各它們各自LUFS顏色曲線,並點取播放示範音樂,或者讓音樂自動從Song1播到Song7,過程中你可以隨時點選下方的手機以即時試聽同一首曲子不同手機播放的音色)。

LUFS(響度測量)數值越大,其響度就越大(或是說絕對值愈低代表響度愈大),例如-24.4就比-26.4音量大聲。「Speaker frequency response - 喇叭響應頻率」圖表則告訴你各款手機在低頻、高頻和中頻的重現與滿載輸出「0db」這條水平線的距離,愈接近「0db」愈理想。

註:頻率範圍是其一波段(Frequency Group)的頻率最高點與最低點間差距之表現方式,以赫(Hz)作為表示單位。例如極高頻(Very High Frequency,簡稱VHF)波段的頻率範圍是30百萬赫(MHz)至300百萬赫,而中頻(Medium Frequency,簡稱MF)的頻率範圍則是300千赫(kHz)至3,000千赫。頻率範圍一詞,亦用於表示某一個音源能產生聲音的音頻範圍。例如人類語音的頻率範圍約是100赫到3000赫間。在相似的情形下,有時也用於表示音響所能產生音樂的音頻範圍,例如一個頻率範圍標示為50Hz-20kHz的喇叭,即表示它所能產生的最高頻率聲音為20千赫,而最低頻率聲音則為50赫,此等表示音響處理與輸出音頻範圍的用法上,頻率範圍與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二詞因其理念的相近以及標示方法的近似,常易造成觀念的混淆。然就實際的用法而言,音響設備中只有喇叭才用頻率範圍作為品質與規格的參考數據,以範圍愈廣愈佳,如標示為頻率響應,則參考價值更大。其他的設備如擴大機、錄音機、唱片等,則僅用頻率響應來表示其處理音訊的範圍及能力,此項規格通常包括前述頻率範圍的數據,另加上容許度的正負dB(分貝)數值以顯示頻率響應曲線的平直度。(參考

作者:
1 2 3 4 5 6 7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比較清單
新聞列表 News List
評測列表 Appraisal List